那是个动乱的年代,灰色的天,处处燃起烽烟的国,城墙参差不全,到处散落兵戈。远处传来轰隆隆的声音,尘埃飞腾,他站在城墙上,对那远道而来的客人不屑一顾,他的头低下去,看着熟睡的将士们布满烟土疲惫的脸,眉头拧动似乎有东西
他本是一书生,普普通通,波澜不惊,只因一纸召书便踏上漫漫征途,在那以前他的生活是那么富足而安逸。他犹记得那日 他在窗前练字,提笔书成窈窕淑女君子好逑。笔划到逑时却正瞧见柳荫秋千下的美人凝妆蛱蝶翩翩成双,看得他心神荡漾,不留神逑字破了相。宁静而清远的夜,明灯一盏清茶作伴,以茶就书,读到欣喜之处得意的笑两声,却又乎听见远处渺茫的歌声,仿佛美丽的空中楼台让人神往。是的,那是她在轻声婉唱:寒蚕凄切,对长亭晚,骤雨初歇……缓歌轻唱,抑抑扬扬。
这一句惹得他再也全无心思读书了,书中的种种又怎能与她的情情切切相比?他遂迈步出家门。门外枫树叶片微黄,像是沾染了岁月的风霜,阶下菊花开得是那样豪放,不曾料想秋已在弹指之间了。他站在台阶上,刹那间悲寂袭来,心中空荡荡,不知该看向何方,似乎一切的一切都在感伤。
她的笑声打断他的思量,那笑声似乎在笑话他这样敏感的傻瓜。他抬头看去,似水般清澈的月光下,她拿着小扇追着流莹好忙,那舞姿似天上的仙子,世人都不曾见得。他静静的看着她,将这翩纤记在心上,一幕幕清晰明朗,仿佛葡萄架下透过的缕缕阳光。
秋高气爽,那日 他随朋友去湖边游赏风光。沿湖堤漫漫而行,并无目的,湖面波光滟滟,想起那句:江南好,风景旧曾谙,日出江花红似火,春来江水绿如蓝,能不忆江南?绕过柔蔓的柳枝,不经意却碰触到什么,清风抚面的感觉袭来,原来那是她的黑发。这便是故事真正开场的地方。他躬身轻道:小姐,小生有礼。更没想到,那人却也不回头,转身就走。他木讷的如同木偶动弹不得,心中愁绪万千,想起明镜湖水倒映出她的脸庞,愁到深处低下头乎眼睛一亮,见地上那方丝帕,便转忧为喜了。
于是他去还丝帕,她邀他赏院花,你来我往,一切一切都顺理成章了。他说他一生命犯桃花,她说她最爱折花不爱青梅竹马。她为他反弹琵琶,他为她研墨精画。可是好景不长,正当一切如火如荼的时候,一纸召书告诉他要征马戎装,可是佳人却依旧在画眉梳妆,笑颜流淌。他连告别的时间都没有。是啊,国家兴亡匹夫有责,戍国卫边义不容辞。于是,他无声无响地走了。
她满心欢喜的去拉他品尝她刚做的南瓜汤,香甜可口盼他多尝,可是他的踪影又在哪里?很久她才知道,他去了边关,她想到他一个书生整日里厮杀便度日如年,茶饭不思,欲将萧萧北方一眼穿望……他又何尝不想谓她一声,只是这一切都来的太突然,容不得他儿女私情你长我短。他是多么羡慕家乡留守筑城的民夫啊,他们虽苦终有家可归,家里贤妻早已准备好整洁的衣物,虽然晚餐只是野菜粗粮,但那是妻子用心洗过的,用火煨着,等待夜深人归的时候丈夫品尝。可是,他的南瓜汤……
兵临城下,风沙打在脸上不痛不痒,却多的是心中的忧伤,眼中的迷茫。他挥剑斜披横刺,刀剑铿锵,碧血染透盔甲,他的手却不能停止,继续厮杀。负伤了又怎样,他似看不见流血的伤口,因为这痛又算什么,又怎敌他心中那根红线牵扯的痛?血染江山的画,又怎敌她眉间那一点朱沙?黄昏孤山战马,明月照亮天涯,一天一夜战争结束,断城依旧是断城,并未倒下,他也和伤员们结伴踏上了回家的路。
她站在路口等他,看到他的一刹那她的眼眸微光颤动,她泪如雨下。他缓缓拥她入怀,用他的肩膀去抚平她的心伤。风过天地肃杀,雪花轻轻飘落,心中寂静而又喧哗,他们静静相拥而立,从此一起看世间繁华,流星飒踏……